-->
全球负载中心市场估值为14.431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6.0887亿美元, 预测期间为6.8% 。
对负载中心的需求持续激增,因为它们在分配网络流量和保持高水平可用性方面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它们可以大规模扩展并解决高级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问题。随着连接设备的数量随着市场趋势不断增加,对它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例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住宅建设正在蓬勃发展,预计该行业在 2023 年至 2028 年间将以 8% 的复合年增长率,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再加上成熟市场中更换过时电气系统的需求,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负荷中心市场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能源效率的日益强调。正如我们所说,负载中心正在开发中,以便它们可以与太阳能和风能等分布式能源很好地集成。例如,澳大利亚政府的补贴促进了屋顶太阳能的广泛采用,大约 30% 的家庭已经安装了太阳能。实现这些需要负载中心能够有效管理所有这些新的输入功率以及潜在的电池存储连接。此外,监控的进步有望提高效率,从而更好地平衡电网并降低能源成本——政府安全法规和促进建筑能源效率的举措(如欧盟的建筑能源绩效指令)支持这一趋势。
负载中心市场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例子包括: 智能家居正在蓬勃发展的住宅楼——2023 年该行业就占据了超过 22% 的市场份额;需要可靠电力供应才能维持运营的商业空间;具有重型机械和高功率需求的工业设施,需要复杂的监控、安全措施和电涌保护能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集成平台;数据中心专门寻找最佳的正常运行时间解决方案,以及集成了冗余措施的大容量负载单元。
要获得更多见解,请索取免费样品
市场动态
不断发展的电网推动了全球负载中心的需求
全球负荷中心市场中住宅太阳能、社区微电网和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能源(DER)的兴起推动了传统集中式电网的稳步去中心化。例如,太阳能光伏 (PV) 容量在短短几年内增加了一倍多,到 2022 年将突破 1 TW,目标是到 2027 年突破 2 TW。能源发电的这种转变需要智能电源管理 — 这一角色负载中心填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演变成这种分散环境中的智能节点,以实现双向电力流动,让拥有太阳能电池板或电池存储的家庭和企业不仅消耗能源,而且在高峰需求期间回馈电网。随着 DER 的激增,两种方式的推导变得越来越重要。
负载中心集成需要双向充电基础设施,预计到 2027 年其市场将达到 48 亿美元。随着太阳能装置的蓬勃发展以及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储能增长将增长 15 倍,现代负荷中心能够平衡本地能源发电和消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分布式能源利用率,在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方面是一项资产。分布式能源和智能负载平衡功能还可以在主电网发生中断时(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导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通过微电网提供本地化电力,使分散式电网具有弹性,预计价值将高达870 亿美元到 2030 年扩大市场规模,同时即使在停电期间也能保持关键系统的运行。
储能趋势正在改变负载中心市场
储能系统通常与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连接并结合使用,正迅速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趋势呢?嗯,有几个因素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最重要的是过去十年电池价格的急剧下降。例如,根据 BloombergNEF 的数据,2010 年至 2022 年间,锂离子电池组的用量下降了 85%。价格的大幅下降使这些能源存储系统总体更具成本效益,并为全球负载中心市场的家庭和企业更广泛采用打开了大门。对电网可靠性日益增长的担忧也是推动这一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现在极端天气事件比几年前更加频繁,加上全国各地基础设施老化,停电只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严重)。据美国能源部称,这些停电实际上每年会给经济造成约 1300 亿美元的损失,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绝非易事。
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会促使人们投资于此类解决方案。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为与电池搭配使用的太阳能装置提供 30% 的税收抵免。它也不止于此——州和地方政府经常提供额外的支持方案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事实上,不同州存在超过 150 项储能政策(根据清洁能源州联盟的报告),这使得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在负荷中心市场获得这些产品。
当前对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也得到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统计数据的支持。 Wood Mackenzie 估计,到 2030 年(如果不是更早的话),这个市场的价值将达到约 5144 亿美元,这表明我们与不到十年前相比已经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国际能源署还估计,到 2030 年,全球储能部署量将达到约 1,000 GWh,与去年 2021 年部署的 300 GWh 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除此之外,平准化存储成本 (LCOS) 也大幅下降根据同一组织的数据,自 2010 年以来这一比例为 89%,这使得它对于各种应用程序的人们来说更具吸引力且经济上可行。
组件短缺导致负载中心市场延误和价格上涨
由于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导致供应链中断,负载中心行业正面临困难。这个问题导致电子行业面临半导体和断路器短缺的问题,而这两者都是负载中心的关键部件。随之而来的短缺使得负载中心制造商在试图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时遇到了延误、成本高昂和障碍。与大流行之前相比,包括负载中心和其他类似设备在内的电气设备的交货时间增加了近 12 周。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 (NEMA) 在研究了 2022 年四个季度约 20 种电气设备的平均交货时间后发现,目前这些设备的制造平均需要约 53 周。但这个问题并不止于此,因为稀缺性和不断增长的需求推高了这些组件所用原材料的价格。
根据 Astute Analytica 关于 2023 年负载中心市场的报告,由于稀土矿物成本上涨,明年价格可能会上涨 15-20% 左右。预计到 2024 年,这一数字只会更高,因为负载中心使用的金属数量可能会再增加 17-18%。例如,施耐德电气去年仅因负载中心等低压电气设备业务中的芯片接入问题而不得不推迟生产并宣布涨价。这种短缺影响了美国各地的建筑商,并减缓了新房的建设,因为它导致了负荷中心的缺乏。由于这个问题,甚至电网升级也已暂停。
细分分析
按类型
创造了超过9.87 亿美元的收入,在负载中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通常是电气安全规范所要求的,例如美国国家消防协会 (NFPA) 概述的规范,该规范规定了紧急关闭和维护程序的电源断开中心点,以防止故障期间造成损坏。但他们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主断路器还为整个负载中心及其电路提供过流保护,这是防止因过载或短路引起的设备损坏和火灾危险的重要功能。
在电源管理方面,主断路器充当建筑物或设施的通/断开关。通过控制分配给其他电路的总功率容量,它们可以帮助降低能耗。此外,许多配备主断路器的负载中心让房主和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升级或添加单独的分支电路,前提是设备的总体容量允许。
按申请
负载中心市场的商业应用正在强劲发展,到2023 年将产生高达 6.945 亿美元的收入。根据这项研究,商业建筑因其规模和复杂性而需要大量电力。例如,办公楼需要各种系统,如供暖、通风和空调 (HVAC)、计算机和安全设备持续运行。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系统故障和断电造成的代价高昂的停机时间,现代智能负载中心配备了能够快速检测和解决问题的监控系统。报告称,能源效率正在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更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可以为企业节省每月的账单。它引用的研究表明,通过采用智能技术,商业建筑可以节省 15% 至 30% 的公用事业成本。
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的严格电气法规进一步推动了对智能负载中心的需求,这些法规通常要求物业具有先进的安全功能。对负载中心市场的研究发现,零售企业在该行业主要消费者中所占份额最大,占收入的 18%,其次是办公室,占 14%,医院占 12%,酒店占约 11%。施耐德电气、伊顿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等公司专注于制造这些专为商业用途而设计的专业产品,而由批发商和承包商组成的分销网络在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价格对许多买家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大多数公司在选择下一步要安装在自己的房产中的产品时,都会优先考虑可靠性。他们还更喜欢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不断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产品,例如减少碳足迹或尽可能减少水资源浪费。
要了解有关这项研究的更多信息:索取免费样品
区域分析
亚太地区 (APAC) 目前引领全球负载中心市场,到2023 年收入将超过 4.7112 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年增长率最高为 7.53% 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增长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其中之一是快速城市化。过去 20 年来,亚太地区的城市人口增加了约 7 亿,而且这种趋势似乎不会很快停止。这种人口增长促使严重依赖负荷中心的住宅、商业和工业部门大规模建设。最重要的是,亚太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制造商之一。中国和印度等国家不断地在冒着滚滚烟囱的生产线上为工厂供电,使巨大的电力负荷成为他们常见的景象——因此,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对负荷中心市场来管理此类能源转移的需求激增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此外,亚太地区国家还投资数万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其中包括现代化电网和运输系统等。
为了鼓励更节能的做法或采用可再生能源,许多国家强制要求使用具有智能功能的先进负载中心。这些政策与亚太地区对以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为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的承诺直接相关;值得一提的例子包括印度的智慧城市计划(旨在建设 100 个智慧城市)或中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制造业主导地位。
尽管尚未掌舵,北美仍然在全球负载中心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他们的大部分需求来自于用更新的电力基础设施替换旧的电力基础设施,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措施和监控能力。除此之外,智能家居等趋势也做出了贡献——要求房主将所有电器集成到一个与智能手机,以优化能源使用。
全球负载中心市场的顶级参与者
市场细分概述:
按类型
按申请
按地区
寻找全面的市场知识?聘请我们的专家。
与分析师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