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情景
全球智能机场市场预计到 2032 年将产生 924.6 亿美元的收入,高于 2023 年的 356.5 亿美元,2024-2032 年预测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10.9%。
智能机场通过采用尖端技术来满足现代旅客和运营商的需求,已成为重塑航空格局的关键。这些机场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来提高效率和乘客满意度。例如,新加坡樟宜机场利用面部识别进行无缝登机,而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则部署了自动机器人进行清洁和乘客引导。全球对改善乘客体验、提高安全性和高效运营的需求正在推动对这些智能基础设施的需求。全球航空旅行激增,每年有数十亿乘客乘坐飞机,因此需要更加智能的机场运营。例如,亚特兰大哈茨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每年为超过 1 亿名旅客提供服务,依靠智能技术来管理客流。对强大安全性的需求导致了生物识别系统的广泛采用,全球有 70 多个机场使用面部识别来增强安全性,为智能机场市场增添了动力。此外,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驱动因素,奥斯陆机场等机场整合了电动地面车辆等环保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创新不仅简化了运营,还通过减少等待时间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显着提高了乘客满意度。
最近的智能机场例子包括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旅客管理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及配备全自动行李系统的卡塔尔哈马德国际机场。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希思罗机场已采用数字孪生来优化运营,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则使用预测分析进行维护。从智慧机场市场最新数据来看,全球已有50多个机场采用了自动化行李处理系统。大约 200 个机场使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来预测旅客趋势,超过 150 个机场已经实施了非接触式值机亭。全球 250 多个机场普遍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进行导航和服务。这些发展凸显了智能技术对机场运营现代化和增强乘客体验的变革性影响。
要获得更多见解,请索取免费样品
市场动态
驱动因素:航空旅行需求增加,需要高效的机场运营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的数据,全球航空旅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每年乘坐飞机的旅客超过 40 亿人次。这一激增导致未来几十年全球约 450 个新机场的建设,其中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为智能机场市场的增长增添了动力。每日平均商业航班数量已接近 100,000 架次,需要高效的机场运营来管理如此数量的航班。哈茨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主要机场每年接待超过 1 亿名旅客,突破了现有基础设施的界限。到 2038 年,全球商用飞机机队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 48,000 架左右,这进一步加大了对智慧机场运营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系统的改进,行李误判率显着下降,每千名旅客中误判行李数仅为5.57件。
为了满足智能机场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机场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技术。全球机场 IT 支出预计将达到 46.3 亿美元,重点关注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全球 600 多个机场正在实施生物识别技术,以简化客流。由于采用了自动化系统,乘客在安全检查中花费的平均时间减少了 30%。此外,全球 300 多个机场已安装智能行李托运系统,将平均办理登机手续的时间缩短了一半。随着航空旅行业的不断扩张,对效率的关注变得至关重要,推动创新解决方案的采用,以满足乘客的期望和运营需求。
趋势:日益关注乘客体验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时代,航空业越来越注重提升乘客体验。将旅客体验作为关键绩效指标的机场数量有所增加,目前全球有 1,200 多个机场积极衡量客户满意度。移动登机牌的推出就是智能机场市场的一个例子,去年有近 15 亿乘客选择了这种数字便利设施。此外,全球 80% 以上最繁忙的机场现已提供免费 Wi-Fi 服务,满足了旅客的关键需求。此外,机场贵宾室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球范围内已超过 1,200 个,为旅客提供了远离喧嚣的航站楼环境的喘息之所。
机场还整合先进技术来提升旅客旅程。虚拟现实 (VR) 和增强现实 (AR) 体验正在 150 个机场进行试点,以引导乘客通过航站楼。仅在北美智能机场市场,自动护照检查亭的数量就超过 1,500 个,显着减少了等待时间。非接触式支付选项也显着增加,超过 90% 的机场零售店都提供这种支付方式,迎合了精通技术的旅客群体。交互式地图和数字标牌等增强型寻路解决方案现已在全球 600 多个机场采用,确保乘客轻松导航。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对无缝、愉快的乘客体验的关注仍然是重中之重,推动创新重新定义航空旅行。
挑战:实施成本高、数据安全问题、监管障碍
智能技术在智能机场市场的实施充满挑战,主要集中在高成本、数据安全和监管障碍。部署全面的智能机场解决方案的平均成本可能超过 1 亿美元,这对许多机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2023年,全球机场安全设备支出达到32亿美元,凸显了在采用新技术的同时维持安全的财务负担。数据泄露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过去 5 年整个航空业报告了超过 50 万起网络事件。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合规措施的实施又增加了一层复杂性,仅影响了欧洲的 250 多个机场。
监管挑战也对智能机场市场的增长构成了重大障碍。获得部署新技术所需批准的过程可能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从而阻碍了创新。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CAO) 报告称,193 个成员国中,只有约 60 个国家完全实施了其智能机场技术推荐标准。此外,还出现了互操作性问题,超过 40% 的机场面临着将新系统与现有基础设施集成的困难。当机场应对这些挑战时,包括技术提供商、监管机构和机场当局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变得至关重要。通过解决这些障碍,航空业可以释放智能机场的全部潜力,确保它们安全、高效并为未来的增长做好准备。
细分分析
按组件
基础设施领域以超过 44.3% 的市场份额主导着智能机场市场,这主要是由于建立和维护先进技术框架所需的大量资本投资。截至 2023 年,全球已有 800 多个机场集成了智能基础设施,凸显了此类技术的广泛采用。对无缝乘客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部署了 1,500 多个生物识别检查站,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加快了登机流程。此外,超过 300 个机场使用了自动化行李处理系统,这些技术带来的运营效率证明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性,从而显着减少了行李误处理事件。
基础设施在智能机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另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是对数据驱动决策的日益依赖。机场安装了 5000 多个传感器,用于实时收集客流、飞机起降和环境条件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预测分析、优化机场运营并减少延误。此外,在向可持续实践的转变中,200 多个机场实施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足迹并提高能源效率。因此,基础设施领域不仅是运营效率方面的重要投资,也是可持续性方面的重要投资。
此外,物联网(IoT)设备的集成对于将传统基础设施转变为智能系统至关重要。目前,全球机场部署了大约 10,000 个物联网设备,实现了增强的连接性和自动化。其中包括 2,000 多个智能照明系统,它们根据自然光水平和占用情况进行调整,从而节省能源。旨在实现机场设施现代化的监管要求和激励措施进一步推动了这些技术的采用。因此,基础设施领域不断扩大,得益于其在改善机场运营和乘客体验的智能技术方面发挥的作用。随着持续投资和技术进步,智能机场基础设施仍将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解决方案
从解决方案来看,航站楼解决方案在提升旅客体验和运营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智慧机场市场中占据最高60.2%的市场份额。航站楼是乘客互动的焦点,包括办理登机手续、安检、登机和行李处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化系统等先进技术在终端的集成显着改善了这些流程,使其更加高效和用户友好。对无缝、高效的乘客体验的需求促使机场大力投资航站楼升级,其中包括智能安检门、自助服务亭和实时信息系统。这些投资属于资本密集型,因为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来支持高客流量,预计到 2037 年,客流量将翻倍,达到约 82 亿人次。此外,机场越来越多地部署生物识别系统,有 60 多个机场全球主要机场已实施此类技术,进一步强调了对航站楼增强的关注。
此外,航站楼对于智能机场市场产生非航空收入至关重要,这对于机场支付运营成本至关重要。这包括主要位于航站楼区域的零售、餐饮和其他客运服务,为机场的财务可持续性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迪拜国际机场等主要全球枢纽的非航空收入每年超过 30 亿美元。对增强这些收入流的关注进一步证明了对终端解决方案的大量资本配置的合理性。在航站楼中实施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乘客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机场的盈利能力,使其成为空侧和陆侧开发的优先事项。此外,对智能航站楼解决方案的需求预计将强劲增长,目前全球有 200 多个机场正在进行重大航站楼改造或扩建。
按服务分类
从服务来看,智能交通和停车服务在智能机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收入份额超过34.8%,这得益于其在提高旅客便利性和运营效率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随着全球机场面临不断增加的客流量(到 2023 年将达到 46 亿旅客),高效的交通和停车解决方案已变得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集成可以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减少拥堵并改善机场附近的交通流量。例如,全球主要机场部署了 1,000 多辆自动驾驶班车,显着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此外,智能停车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 500,000 个支持物联网的停车位,可实时更新可用停车位,简化停车流程,并将平均停车时间减少 40 分钟。这种效率不仅增强了乘客体验,还增加了停车位的周转率,从而增加了收入。
作为更广泛的智能基础设施计划的一部分,机场越来越多地投资于这些技术,仅 2023 年就为智能交通和停车项目分配了超过 120 亿美元。为了推动智能机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机场电动汽车 (EV) 充电站也有所增加,去年安装了 20,000 个新充电点,以满足道路上不断增长的 1,400 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此外,拼车服务的兴起,机场每天处理超过 200 万次拼车接送服务,凸显了对简化运输解决方案的需求。随着机场不断扩大容量,目前全球有 200 多个机场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对高效运输和停车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这不仅确保了无缝的旅行体验,而且使机场成为能够满足未来需求的现代化互联枢纽。
按应用
智能机场市场的业务应用领域正在经历显着增长,目前占据超过 55.7% 的市场份额,原因是与核心应用相比,其资本密集程度更高。实时出行服务、路线切换、代客泊车等业务应用随着提升乘客体验和运营效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需求。这些应用程序需要对先进技术和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以支持无缝集成和实时数据处理。这些系统的持续更新和维护的需要进一步增加了其资本密集度。在乘客对便利性的需求推动下,自助服务和自动化流程的兴起需要复杂的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从而导致成本上升。因此,世界各地的机场都优先考虑这些业务应用程序,以保持竞争力并满足不断变化的旅客期望。
在全球航空旅行趋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智能机场市场的商业应用需求前景广阔。机场基础设施的扩张,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等新兴地区,是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各国政府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智能解决方案,以提高容量利用率。国际部分在机场处理服务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凸显了业务应用程序在有效管理全球旅客流量方面的重要性。尽管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2021 年全球航空连接数量减少至约 20,000 条,但该行业正在迅速复苏。现役机队数量已增至 25,000 多架,进一步凸显了高效机场运营的必要性。此外,机场每年对数字技术的投资已接近100亿美元,重点关注客流管理和行李处理系统等领域。随着机场继续优先考虑乘客体验和运营效率,在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发展的支持下,对业务应用程序的需求可能会保持强劲。
要了解有关这项研究的更多信息:索取免费样品
区域分析
北美继续主导全球智能机场市场,占据超过 35% 的市场份额。其中,美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最新数据显示,仅美国就有 60 多个机场积极整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旅客体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已拨出 15 亿美元用于智能机场计划,重点是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和实施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此外,超过 70% 的美国主要机场已采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业务流程并改善乘客服务。
该地区对智能机场市场创新的承诺进一步体现在机场内部署的 200 多个生物识别系统,促进了更快、更安全的旅客处理。美国在机场内采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有 15 个机场正在测试用于客运的自动驾驶班车。此外,25 个机场正在进行 5G 技术的整合,有望增强连接性和实时数据交换能力。加拿大也在取得长足进步,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投资了 5 亿美元的智能机场项目,旨在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该机场已安装了 1000 多个节能照明系统,并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对机场设施进行预测性维护。
在航空客运量增加和对先进机场技术的需求的推动下,亚太地区智能机场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区去年的旅客吞吐量超过 50 亿人次,凸显了对高效机场运营的需求。中国处于领先地位,计划到 2030 年建设 30 个新的智能机场,投资 200 亿美元。该举措包括部署 5G 网络,预计将连接机场内超过 3 亿台设备,从而提高通信和运营效率。日本东京国际机场(羽田)正在推进其智能机场项目,纳入人工智能驱动的安全检查,将处理时间缩短了 40%。机场还在测试机器人助手来帮助乘客,目前有 50 台正在运行。韩国也不甘落后,仁川国际机场投资 10 亿美元进行智能机场升级,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行李处理系统,该系统已将不当处理事件减少了 25%。
印度智能机场市场也迎来了大量投资,政府拨款20亿美元用于20个机场的智能机场项目,旨在改善旅客体验和运营效率。该国已安装了 500 多个自助值机和行李托运服务亭,简化了客流。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正在加强其机场基础设施,悉尼机场投资3亿澳元整合可再生能源项目,旨在将其碳足迹减少30%。该机场已安装了 2000 多块太阳能电池板,并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能源管理。
全球智能机场市场的顶级参与者:
细分市场概述:
按组件
按基础设施
按解决方案
按申请
按服务分类
按机场型号
按机场规模
通过机场运营
按地区
报告属性 | 细节 |
---|---|
2022年市场规模价值 | 356.5 亿美元 |
2031 年预期收入 | 924.6 亿美元 |
历史数据 | 2019-2022 |
基准年 | 2023 |
预测期 | 2024-2032 |
单元 | 价值(十亿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 | 10.9% |
涵盖的细分市场 | 按组件、按基础设施、按解决方案、按应用、按服务、按机场模式、按机场规模、按机场运营、按地区 |
重点企业 | Adelte、Ascent Technology Inc.、Amadeus IT Group SA、Ansul、Cisco System、Collins Aerospace、Deerns Airport System Consultants、Daifuku Co., Ltd.、Sensec Solution AS(最初为 DSG Systems)、FB Technology、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BM Corporation、Indra、SITA、Lufthansa Systems GmbH & Co. KG.、QinetiQ、RESA、SAS、Sabre Corporation、Selex ES、Siemens AG、T-Systems、Thales Group、Vanderlande Industries、Vision -Box、Wipro Limited、Zensors、其他知名厂商 |
定制范围 | 根据您的喜好获取定制报告。要求定制 |
寻找全面的市场知识?聘请我们的专家。
与分析师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