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情景
2024 年碳信用市场价值为 11,424 亿美元,预计到 2035 年市场价值将达到 49,837 亿美元,2025-2035 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8%。
碳信用额市场即将迎来一段前所未有的扩张期。这一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在于强劲的企业需求,2023年,企业将注销1.61亿个信用额,超过5200家已实施科学减排目标的企业也支持了这一趋势。这种激增正在形成明显的市场分化: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信用额的交易价格低至1-2美元,而优质的基于自然的信用额则超过12美元,高永久性技术清除的碳信用额则达到每吨600美元左右,这使得优质价格差距扩大到10美元以上。
这个日趋成熟的市场在2023年发行了2.55亿个信用额,印度成为主要供应国。需求仍然在地域上集中,北美和欧洲公司分别退出了6680万个和5240万个信用额。然而,预计碳信用市场的未来格局将被大量新的需求流重塑。仅航空业的CORSIA计划预计在2025年就将需要6400万至1.58亿个信用额,这将为合格信用额设定约7美元的硬性价格下限,并创建一个新的合规驱动的需求中心。
归根结底,市场的发展轨迹是一场需求激增与供应方应对措施之间激烈竞争的较量。SBTi 正式批准范围三排放信用额度使用的可能性,或将释放数十亿美元的新资本。为了满足这些相互交织的自愿和合规需求,并与 2030 年气候目标保持一致,年供应量必须扩大到预计 15 亿吨,这预示着未来十年将出现大量投资、创新和战略布局。
要获得更多见解,请索取免费样品
碳信用额市场值得关注的关键市场趋势
企业需求集中于高完整性和永久性碳去除
企业碳信用额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战略转型,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价值。领先的企业正在构建以耐久性和可验证影响为中心的复杂采购策略。耐久性二氧化碳清除 (CDR) 需求的激增便是明证,2024 年的交易量将达到 800 万吨。该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买家微软一直是主要推动力,仅在 2024 年就签订了 510 万吨的清除额度合同。企业需求正在推动对突破性技术的直接投资。
2024年,预先市场承诺基金Frontier在碳去除(CDR)方面投入了创纪录的2.79亿美元。这其中包括重要的承购协议,例如与280 Earth达成的一项价值4000万美元的协议,用于去除超过61500吨二氧化碳,以及与Stockholm Exergi达成的一项价值4860万美元的协议,用于去除80万吨生物能源和碳捕获与储存(BECCS)去除物。这些高价值交易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仅在2024年上半年就签署了10份新的多年期基于自然的去除承购协议。因此,新的基础设施正在上线,例如Climeworks的Mammoth直接空气捕获(DAC)工厂,该工厂于2024年5月投入运营,设计产能为每年捕获36000吨二氧化碳。这一趋势凸显出一个市场,主要利益相关者愿意支付高额溢价以确保未来高持久性去除物的供应,这表明其明确的长期战略方向。
投资流动和合规市场重塑全球碳信用供应
碳信用额市场的供给侧正在因集中投资和大规模合规框架的建立而重塑。资本正流向监管环境良好且具有基于自然潜力的地区。2013年至2023年期间,全球碳项目开发投资额接近42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有望成为融资创纪录的一年,截至第三季度已承诺或已筹集资金达140亿美元。投资在地域上较为集中,哥伦比亚正成为领头羊,自市场成立以来已发行1.42亿个基于自然的信用额。
航空合规市场 CORSIA 是碳信用额市场强劲的新需求驱动力,预计其第一阶段(2024-2026 年)的需求量为 1.01 亿至 1.48 亿个信用额。符合 CORSIA 资格的信用额价格已反映出这一需求,2024 年拍卖的平均价格为每吨 21.70 美元,预计到 2027 年价格可能达到每吨 97 美元。然而,巨大的供应挑战迫在眉睫。截至 2025 年 6 月,仅发放了 1584 万个符合 CORSIA 资格的信用额,全部来自圭亚那的一个项目。虽然有超过 4,000 个项目可能符合资格,但只有约 1,500 个项目位于准备好提供必要的第六条授权的国家。合规级信用额的这种严重的供需失衡将成为市场利益相关者在不断变化的格局中前行的决定性因素。
细分分析
按类型:合规部门的铁腕控制——占据碳信用额市场的99.6%
合规部分高达 99.6% 的份额表明其绝对主导地位,从根本上塑造了整个格局。这种控制并非偶然,而是结构性的,由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政府指令和国际协议驱动。其核心是限额与交易体系,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它涵盖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 40%,自 2005 年以来已推动二氧化碳减排超过 10 亿吨。同样,中国于 2021 年启动的国家计划每年监管 45 亿吨二氧化碳。这些项目迫使最大的工业污染者参与,从而产生了自愿市场无法比拟的可预测的巨大碳信用需求。庞大的规模和监管执法使其成为碳交易活动的中心。
合规行业的财务风险放大了其市场力量。未能遵守排放上限将导致巨额罚款,例如2024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每吨100欧元的罚款,这为碳信用额度市场中的企业购买信用额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强劲的需求体现在高交易量和稳定的价格上,2024年上半年欧盟排放配额的交易价格持续高于每吨70欧元。该监管框架是全球性的,涵盖了北美西部气候倡议及其450多家排放企业、韩国ETS覆盖700多家大型企业以及英国监管约1000家设施的计划。随着航空业的CORSIA计划在2025年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合规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按来源: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占据 46.9% 的市场份额
基于技术的碳信用额已占据46.9%的市场份额,确立了其主导地位。这一趋势的推动力源于对永久性和高度可验证的碳去除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可能面临逆转风险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同,直接空气捕获 (DAC) 和碳捕获与封存 (CCS) 等技术提供了持久、可量化且可扩展的从大气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这种持久性对买家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合规市场中。截至2025年初,全球正在开发的100多个DAC项目以及像冰岛Orca工厂这样每年可捕获4000吨二氧化碳的设施的运营,都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切实性。这种可靠性使技术成为现代碳 信用额市场的基石。
技术解决方案的规模和长期可行性,离不开大量投资和成熟项目的支持。挪威的Sleipner等传统项目自1996年以来已成功封存超过2000万吨二氧化碳,而澳大利亚的Gorgon项目每年的封存量则达到400万吨。雄厚的资金支持加速了这一发展势头,其中包括美国能源部于2024年宣布的25亿美元融资,以及仅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对碳捕集初创企业投资超过1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将超过每年1亿吨,而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捕集能力需要扩大100倍才能实现气候目标。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将在全球碳信用额市场中呈现指数级增长。
按项目类型:碳去除项目占据75.3%的市场份额
碳去除项目占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75.3%的市场份额,这一份额是由气候战略的重大转变推动的。重点不再仅仅是防止未来的排放,而是积极地从大气中去除现有的二氧化碳。这种方法直接针对遗留碳排放,因此去除项目对于追求雄心勃勃的净零目标的企业至关重要。与减缓污染速度的避免项目不同,去除项目则逆转污染速度。这一类别既包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例如2024年亚马逊的一个项目种植了1000万棵树,具有200万吨二氧化碳去除潜力,也包括技术解决方案。紧迫性显而易见,因为自愿碳信用额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创纪录地从造林和再造林项目中退出了超过500万个信用额。
碳去除领域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是其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需求涵盖各种方法,从生物炭生产(2024年认证项目数量增长了30%)到土壤碳封存(同年覆盖了超过500万公顷农田)。投资随之涌入,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承诺在2024年投入5亿美元购买去除额度,预计到2030年,企业需求将增长两倍。这种高需求正在推高技术产生的高永久性碳信用额度的价格,在部分2024年的交易中超过每吨600美元。随着2025年新建的DAC设施开工建设,目标是实现年总去除能力200万吨,去除项目在碳信用额度市场的主导地位将继续保持。
按销售平台划分:气候交易所为64.9%的碳信用额交易提供支持
气候交易平台已成为交易基础设施的主导力量,凭借市场所需的透明度、流动性和效率,占据了64.9%的市场份额。这些中心化的数字市场在受监管的环境中连接买卖双方,实现了稳健的价格发现,并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交易量巨大的合规行业而言,交易所不可或缺,它提供管理海量交易所需的基础设施,同时确保监管报告所需的可追溯性。创纪录的交易量凸显了交易所的关键作用,例如2024年3月,洲际交易所(ICE)单日交易量超过1亿份欧盟配额,同年欧洲能源交易所(EEX)的参与者数量增长了25%,这些都巩固了交易所对碳信用额市场的重要性。
这些平台的完善和发展标志着市场日趋成熟。交易所正在扩大其产品范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将于2025年初推出新的自愿碳排放权标准化合约,新加坡碳交易所(CIX)将于2024年推出基于自然的合约。这些平台处理的交易量巨大,仅Xpansiv一家在2024年的交易额就超过了10亿吨。市场健康指标也呈现积极态势,2024年买卖价差的缩小预示着流动性的增强。一项2025年的调查凸显了这种主导地位,显示超过80%的企业买家更倾向于使用成熟的交易平台。2025年上半年,上市项目数量增长了20%,交易所无疑是碳排放权市场发展的引擎。
仅访问您需要的部分 - 特定于区域的公司,公司级别或使用用例。
包括与域专家的免费咨询,以帮助指导您的决定。
按行业划分:发电消耗22.1%的碳信用额
发电行业占据22.1%的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消耗者,这直接源于其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的地位。在大多数限额与交易体系下,化石燃料发电厂是受到最严格监管的实体之一。对于许多此类运营商而言,购买碳信用额是一种必不可少且经济高效的合规工具,使他们能够履行监管义务,同时规划向清洁技术的长期转型。这创造了持续的大规模需求,成为合规碳信用额市场的基础支柱。这种消费规模巨大,例如,一家欧洲公用事业公司在2024年就购买了超过5000万个EUA,以覆盖其工厂的排放。
监管压力和市场经济是电力行业采购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在韩国等地区,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占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 (ETS) 覆盖的总排放量的 60% 以上。碳价上涨直接影响运营决策,导致德国在 2024 年关闭了两座燃煤电厂。随着欧盟 ETS 于当年过渡到电力行业的全面拍卖,合规成本进一步上升。即使该行业正在脱碳——正如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 (RGGI) 地区所见,该地区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导致 2024 年碳信用额需求下降了 15%——但抵消的需求依然存在。企业也变得积极主动,一家北美电力公司将在 2024 年投资一个 DAC 项目,这表明该行业正在不断融入更广泛的碳信用额市场。这种动态确保了电力行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中始终扮演着核心角色。
要了解有关这项研究的更多信息:索取免费样品
区域分析
欧洲的合规要求和高价值拆除决定了市场领导地位
欧洲在全球碳信用额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51.10%,这得益于其成熟的合规框架和在高永久性碳去除方面的开创性投资。2024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配额交易价格持续高于每吨二氧化碳70欧元,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脱碳激励机制。这种监管压力推动了企业在自愿市场上的行动。例如,欧洲企业在前一年偿还了超过5200万个碳信用额,壳牌和埃尼等主要参与者主导了承购协议。该地区是技术创新的温床;欧盟于2024年划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0亿欧元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包括碳去除项目在内的清洁技术。
欧洲碳信用额市场的投资正涌向有形资产,例如斯德哥尔摩Exergi公司签署的价值4860万欧元的承购协议,将清除80万吨BECCS污染物。此外,Orsted公司正在丹麦开发一个项目,每年可捕获和储存43万吨二氧化碳。各国的政策也创造了独特的需求;法国于2024年出台了一项计划,旨在支持国内农业碳排放项目,目标是达到50万吨。英国的排放交易体系(ETS)也很强劲,到2024年,配额价格将稳定在45英镑左右。欧洲买家眼光敏锐,愿意为诚信支付溢价;预计获得“黄金标准”等认可标准的CCP标签的信用额将售价超过10欧元。该地区还拥有15个专注于碳排放的专项投资基金,用于调动私人资本进行项目开发。
北美:企业巨头推动全球自愿碳去除市场
北美,尤其是美国,引领着全球碳信用额度市场高耐久性碳去除的自愿需求和创新步伐。这由企业巨头推动;仅微软一家就签订了2024年高达510万吨的碳去除额度。支持这一需求的生态系统正在迅速扩张,预付市场承诺基金Frontier在2024年拨款创纪录的2.79亿美元,以刺激新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与280 Earth达成的一项价值4000万美元的交易,用于去除超过61500吨的二氧化碳。因此,新的基础设施正在涌现,例如Heirloom位于加州的DAC工厂,该工厂于2023年底投入运营,年产能为1000吨。
北美企业的碳排放退出量创下全球纪录,去年达到6680万个碳信用额。碳信用额市场的需求不仅限于科技领域,摩根大通等金融公司购买了超过200万个碳信用额。区域合规市场也是一个因素;加州的限额与交易配额在2024年的交易价格超过41美元,而华盛顿州的拍卖价格超过63美元。投资规模正在扩大,美国能源部宣布将为DAC枢纽建设投入12亿美元。此外,加拿大企业退出了超过800万个碳信用额,该国的联邦碳价预计将在2024年上调至每吨80美元,这将推动合规和自愿行动。
亚太地区:供应强国,面临快速增长的区域需求
亚太地区正在巩固其在碳信用额市场中作为全球领先碳信用额供应引擎的地位,同时其自身的内部需求也在加速增长。印度是最大的碳信用额发放来源,在过去一年的全年数据中,印度发放了超过6000万个信用额,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项目。中国紧随其后,通过其广泛的国内项目发放了超过5500万个信用额。该地区的供应潜力巨大,印度尼西亚已批准了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项目计划。需求增长迅速;亚洲企业在过去一年中释放了创纪录的2810万个信用额。
为管理区域碳信用额市场的增长,新的交易基础设施正在建立。新加坡已将自己定位为关键枢纽,其气候影响X(CIX)交易所将在2024年拍卖超过100万吨信用额。日本是另一个重要参与者,将于2024年启动其GX-ETS市场,目前已有600多家公司参与。韩国已建立的K-ETS仍然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市场之一,配额价格经常超过10,000韩元。澳大利亚公司也在增加参与度,将在2024年购买超过1000万个澳大利亚碳信用额单位(ACCU)。这项活动吸引了大量投资,过去两年,有超过50亿美元的资本流入亚洲碳项目开发。
碳信用额市场十大最新发展
碳信用额市场的顶尖参与者
市场细分概述:
按类型
按来源
按项目类型
按销售平台
按企业规模
按行业分类
按地区
报告属性 | 细节 |
---|---|
2024 年市场规模价值 | 11424亿美元 |
2035年预期收入 | 49837亿美元 |
历史数据 | 2020-2023 |
基准年 | 2024 |
预测期 | 2025-2035 |
单元 | 价值(十亿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 | 18% |
涵盖的细分市场 | 按类型、按来源、按项目类型、按销售平台、按业务规模、按行业、按地区 |
重点企业 | 3Degrees、Atmosfair、Climate Impact Partners、ClimeCo LLC、EKI Energy Services Ltd.、Finite Carbon、Moss.earth、NativeEnergy、NATUREOFFICE、Pachama, Inc.、South Pole Group、Tasman Environmental Markets、Terrapass、Verra Carbon、Xpansiv、其他知名企业玩家 |
定制范围 | 根据您的喜好获取定制报告。要求定制 |
寻找全面的市场知识?聘请我们的专家。
与分析师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