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情景
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收入为844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超过4834亿美元的市场估值,2024-2032年预测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1.40%。
锂离子电池市场正朝着爆炸性增长和棘手挑战的未来飞速前进。在电动汽车 (EV) 兴起的推动下,需求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劲,准确地说,到 2022 年,需求量将达到 550 GWh,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 4,500 GWh。这一激增凸显了 10 亿千瓦时的潜力。全行业收入翻倍增长,十年内突破 4100 亿美元。预计中国将以其对电力的永不满足的需求引领市场,到 2030 年,电力将占所有需求的 40%。
然而,供应链的脆弱性威胁着这一轨迹。对锂、钴和镍等关键材料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到 2050 年,锂的供应量需要增加 18-20 倍,钴的供应量需要增加 17-19 倍,镍的供应量需要大幅增加 28-31 倍。如果不尽快解决,锂(电池中的一种材料)的严重短缺可能会在十年内减缓电动汽车的生产。电池回收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但前提是制造商能够找到符合道德来源的一致供应品。
价格波动让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 2023 年,各个市场上一个电池组的平均价格为每千瓦时 150 美元,根据地区和位置会有一些变化。这些剧烈的价格变化凸显了专家所说的“市场稳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便公司可以提前计划,而不必担心未来几年成本突然飙升或下降。随着制造商探索尽量减少采矿影响、改进回收计划和开发替代化学品的方法,可持续发展举措也正在发挥作用。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障碍,有一件事仍然是明确的:这个行业已经无法停止,它已经是滚下山坡的巨石。电动汽车预计将重塑全球交通,到 2050 年,道路上将有约 20 亿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市场处于这场绿色能源革命的中心,因此无论它喜欢与否,它都将继续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扩张。但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行业领导者必须大力投资可持续解决方案、确保供应链安全,并掌握不断变化的法规、成本和技术创新格局。
要获得更多见解,请索取免费样品
市场情景
趋势:可持续发展成为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中心舞台
锂离子电池行业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变化很快。该行业正在大力推动在环境和社会方面变得更加可持续。人们开始更加仔细地审视他们所购买的产品,政府正在通过更严格的法规,生产商渴望确保他们的业务具有长期潜力。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电池更具可持续性,但公司关注的一个关键领域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锂开采造成的损害。生产者希望减少用水量,找到减少土地使用的方法,并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Controlled Thermal Resources 宣布计划使用闭环地热工艺在加利福尼亚州开采锂。
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回收过程也需要关注。目前,只有一小部分锂离子电池得到回收——如果我们都希望世界变得更清洁,这种情况就需要迅速改变。如果公司能够提出有效的大规模回收方法,那么这将意味着更少的废物和更有价值的材料返回流通。这不仅对地球母亲有利,而且对地球母亲有利。也会有利可图的。据估计,到 2040 年,回收行业可创造 60 亿美元的利润池,收入可能超过 400 亿美元。
设计新的、更好的电池也将有助于解决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完全消除对新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尝试替代化学物质或材料仍然有价值,这些化学物质或材料可以减少对供应链至关重要或难以道德采购的资源的依赖。
司机:电动汽车革命推动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2022年,汽车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猛增65%,达到550 GWh——明显快于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这是更大不平衡的一部分,锂和其他关键电池材料的供应与需求相比极其短缺。 2022 年,锂约占激增需求的 60%。平均估计价格为每千瓦时 150 美元,但不同化学品和地区的价格存在波动。 LFP 电池增长超过 25%,NMC 电池增长幅度较小。
预测显示,到 2050 年,与目前的水平相比,世界对锂的需求量将增加 18-20 倍,钴的需求量将增加 17-19 倍,镍的需求量将增加 28-31 倍。可能会有 20 亿辆轻型电动汽车,这意味着到 2030 年,锂离子电池的年需求量将达到约 4,500 GWh。届时,整个价值链的收入可能会增长十倍,达到 4,100 亿美元。中国占据全球市场约五分之二的主导地位。然而,专家预计本十年晚些时候锂将出现严重短缺,并表示现在需要规划和投资。人们希望回收利用可以帮助减少材料需求,但随着预计的如此大规模的增长,世界别无选择,只能立即扩大可持续供应链。
挑战:确保可靠且符合道德的供应链
锂离子电池市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寻找足够的制造原材料供应。锂、钴、镍和石墨是其生产中使用的一些关键成分。然而,少数国家垄断了这些材料。仅中国就对全球锂精炼供应链拥有巨大的控制力。这种集中度很容易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引发地缘政治风险。据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某些材料的需求将很快超过供应。锂最早到 2025 年就已经面临潜在短缺,这可能会阻碍电动汽车的生产并减缓清洁能源转型。
此外,一些关键矿物的矿山对当地环境以及人权记录和社会动荡问题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出于这些原因,公司必须在整个供应链中遵循道德采购实践,以维持消费者的信任并在不断发展的领域中继续满足监管标准。
细分分析
按类型
锂三元电池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占 36% 的收入份额,特别是在汽车应用领域。 Astute Analytica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售出超过2800万辆配备锂离子电池的电动四轮车,其中许多可能使用NMC化学材料。特斯拉等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更喜欢使用 NMC 电池,并将其安装在其最畅销的车型中,并为进一步开发提供资金。
选择 NMC 电池是因为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 NMC电池的比能量密度或功率可以根据镍和锰的比例进行调整,使其具有多种应用。这种定制潜力以及能量密度和寿命的提高导致人们对 NMC 电池的开发进行了大量投资。预计锂三元电池领域将在预测期内显着增长。主要用于重型电动汽车(EV)和工业应用的60,000mAh以上的高容量电池预计将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获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国在包括三元电池在内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占据主导地位,预计亚太地区将在2023年至2032年实现最高复合年增长率。
锂三元电池市场存在着动态的竞争格局。虽然Li-NMC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其他化学物质,如钴酸锂(LCO)、钛酸锂(LTO)和磷酸铁锂(LFP)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从而争夺市场主导地位。
按功率容量
就锂离子电池市场而言,3000-10000mAh左右的动力容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掌控着超过57%的营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些多功能电池不仅可以在各种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找到,还可以为从电动自行车到医疗设备的所有设备提供动力。
但它们如何将如此强大的力量装入如此紧凑的装置中呢?答案在于它们的高能量密度等级,这使得制造商能够将大量的功率装入一个小封装中。当然,当您在移动时,轻便与尺寸同样重要 - 所以也是如此。
它变得更好:这些电池不仅在其工作方面高效,而且它们本身的能源效率也很高。与其他电池类型相比,充电和放电浪费的能量更少;它们的使用寿命长,意味着返回商店更换零件的次数更少。所有这些能力并不便宜,或者至少以前不便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些特殊电池的强劲需求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它们背后的技术是成熟且经过验证的:消费者知道当他们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时他们会得到什么 - 即使不完全清楚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按申请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 (EV) 销量的爆炸性增长,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通过巨额投资拥抱电气化,推动了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2023 年,汽车行业将占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收入的约 61%。汽车锂离子 (Li-ion) 电池的需求从 2021 年的约 330 GWh 增长约 65%,至 2022 年的 550 GWh,主要推动因素是电动乘用车销量增长。预测显示,到 2030 年,全球汽车专用锂离子电池市场预计将达到 290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1.5%。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采用支持了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将售出超过 2800 万辆配备这些电池的电动四轮车。此外,我们预计全球约 8160 万辆汽车中的很大一部分将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提供动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约占全球产量份额的32%。以中国为首的亚太锂离子电池市场是汽车锂电池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中国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约76%,预计仍将是全球最大生产国之一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68% 的锂离子电池将由该公司生产。
要了解有关这项研究的更多信息:索取免费样品
区域分析
亚太地区锂离子电池市场预计将大幅扩张。 2023年,该地区的收入价值超过371.3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44%。预计在预测期内将以约 18.6% 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这种增长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汽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在 2022 年增长了 65%,达到 550 GWh,高于上一年的 330 GWh。这些数字支持了这样的预测:到 2030 年,全球每年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达到近 4,500 GWh,而亚太地区将在这一成就中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将占锂离子电池总需求的 40%。
尽管自 2017 年以来锂产量增长了三倍多(180%),但由于去年需求继续超过供应,供应限制仍然持续存在。亚太地区锂离子电池市场仍然分散,主要参与者包括三星SDI有限公司、松下公司和比亚迪有限公司。不过,预计中国和印度在未来几年将吸引该行业的大量投资。
2023 年亚太地区锂金属市场价值为 10.358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底将以 18.5%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中国在这一特定市场中作为锂金属消费者和生产商均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和韩国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这些国家的锂储量有限,大多数锂资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供应约 46% 的锂化学品,因此引发了担忧。
中国是锂离子电池市场关键矿物的主要加工国,控制着总市场份额的50%以上。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级锂储量,出口收入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锂产品和75%的锂离子电池。然而,美国和欧盟希望通过提高锂市场的自给自足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领先企业
市场细分概述:
按类型:
按功率容量:
按应用:
按形式/设计:
按地区:
报告属性 | 细节 |
---|---|
2023 年市场规模价值 | 844 亿 美元 |
2032 年预计收入 | 4834 亿美元 |
历史数据 | 2019-2022 |
基准年 | 2023 |
预测期 | 2024-2032 |
单元 | 价值(十亿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 | 21.4% |
涵盖的细分市场 | 按类型、按功率容量、按应用、按形式/设计、按地区 |
重点企业 | 比亚迪公司、LG化学、松下公司、三星SDI、比克集团、日立公司、江森自控、东芝公司、Raja Groups、塔塔化学、TDK Electronics AG、索尼公司、村田制作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LITEC有限公司、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汽车能源供应株式会社、其他主要参与者 |
定制范围 | 根据您的喜好获取定制报告。要求定制 |
寻找全面的市场知识?聘请我们的专家。
与分析师交谈